Tag: 新冠疫苗

spot_imgspot_img

痛惜! 学医14年 华裔医生猝死! 生前因新冠疫苗遭死亡威胁 有家不能回!

马上就要迎来2023,新冠大流行也如此走过了3年。然而,悲剧从未终止。   近日有一个令人悲哀的故事——一个香港出生、英国受训14年的华裔家庭医生突然离世。   这个被所有病人称为“善良温柔”的人,在生前曾遭受网暴和死亡威胁,一度登上头条。     陈医生(Wilson Chin)原本是一名“默默无闻”医术精湛备受病人喜爱的澳洲家庭医生。   他在香港出生,在英国学医14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主攻儿科。   2018年,陈医生移民澳洲,加入Pacific Pines医疗中心,成了一名“出色的医生。”   “他温柔、善良,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然而,就在今年1月,这位出色的家庭医生却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当众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原来,今年1月,社交媒体上开始流传一个谣言:   有两名女孩在Pacific Pines MedCentres接种疫苗后晕倒并死亡。   社交媒体上传得十分凶,称这两名女孩“倒下后并开始尖叫”,还一口咬定,死亡原因就是因为她们接种了“新冠疫苗”。   但这不是真的,陈医生当即出来辟谣,指出,女孩们是“与疫苗无关的晕厥”,且很快恢复了,没有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他还说“自从孩子们晕倒后,我每天都与父母保持联系。”   “我可以确定,她们现在很好,请大家尊重她们的隐私。”     但,就这样一席话,引发了反疫苗主义者的严重不满,他们开始在网络上更加卖力地造谣,声称它中心“毒害儿童”,并且有“儿童杀手”在工作。   而陈医生,也成了这群反疫苗主义者针对的首要人员。   他被遭受网络暴力以及死亡威胁。   一心救人,却被如此无辜冤枉,还要送上“儿童杀手”的称号。   陈医生十分难过,更难过的是,该中心最后在压力下,关闭了12岁以下儿童接种计划,好像真的有错似的。。。   而据透露,遭受死亡威胁的陈医生,“不得不待在朋友家,因为他非常担心自己的安全,而且全科医生同事、执业经理和执业团队的其他成员都度过了不眠之夜。”   时间是抹平一切的工具。   这件事情慢慢地就这样淡化了,媒体也没有继续关注,曾经接受网暴的陈医生们,后来怎样了。   2022年圣诞,却有噩耗传来,28日,Pacific Pines MedCentres 主任 Deon Raju 证实 ,陈医生已经在圣诞节前突然去世。   不过他表示,死亡是“医疗原因”, “与心理健康无关。”   寒窗苦读14年终成医生,平时爱笑爱运动爱狗狗,却说走就走。   医疗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   中心不透露,我们也只能尊重隐私,但有无尽的惋惜。   陈医生的病人至今也难以接受:“非常难过,这么可爱细心的医生……”   陈医生,安息。

刚刚! 加拿大敞开大门欢迎中国游客 不跟美日! 驻加大使馆提醒海关APP

自中国宣布将取消入境隔离等政策之后,昨天,美国CDC宣布,将从1月5日起,要求所有从中国入境的2岁及以上旅客出示48小时内新冠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包括中转旅客! 一石激起千层浪。自此,已有美、日、韩、印、意等宣布了类似要求。 但,加拿大没有效仿。 加拿大公共卫生局表示,正在“密切监视”中国的新冠情况,但没有迹象表明加拿大将计划跟从美国,要求中国旅客提供核酸检测证明。 卫生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任何政策变更都将在旅行健康通知中发布。 不只如此,在中国宣布将取消对国际入境者的检疫要求,恢复出境旅行之后,许多国家敞开大门对中国游客表示欢迎,这其中就包括加拿大。 加拿大旅游局官微发布: “嗨,这句‘好久不见’,终于能当面对你说出。” 今年魁北克的雪已经下了好多场,老城的屋顶,明亮的灯光和绚烂的烟火,这里一如既往的美好。 这座老城已经等待你3年,如若你来,它必将为你点亮一盏灯。 魁北克的雪、湖畔的木屋、温哥华的煤气钟…… 这就像一场冬季告白:我在这里等你来。 如果太赶,也没关系:春日不迟,相逢有时 2023,加拿大与你不见不散。 除了加拿大,其他对中国游客表示欢迎国家还包括:法国、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挪威、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瑞士等。 尤其是泰国,不惜祭出“狠招”——《曼谷邮报》12月29日报道,为迎接中国旅客做准备,泰国旅游与体育部有意提供新冠疫苗加强针,让入境旅客和旅游业者能免费接种。 另一边,昨天刚刚宣布对中国旅客进行新冠检测的意大利,今天表示,在近期来自中国旅客的新冠病毒样本中并未发现新的值得担忧的变种。 总理梅洛尼今天称,该国已对阳性样本中的一半完成了测序,发现全部都是Omicron系列毒株。 德国卫生部也表示,与德国已经流行的情况相比,“没有迹象表明在中国的这次疫情中出现了更危险的变种”,但他们正在监测情况。 加拿大传染病专家 Isaac Bogoch并表示,飞行限制并不是阻止新冠的有效策略,我们在整个大流行期间都知道这点。 “针对中国的类似针对性政策不会对可能进入加拿大而出现的任何变种的传播 产生任何影响。” 多伦多大学生物伦理学和全球健康教授 Kerry Bowman也认为,(不跟美国的)加拿大正在采取正确的行动。 “在中国肆虐的Omicron变种,与这里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以此看来,“开放”成了大势所趋。加拿大华人可以回国探亲度假,华人也可以来加团聚了。 12月27日,中驻加大使馆发布了《关于优化调整自加拿大赴华有关行前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自加拿大所乘航班计划抵达时间在北京时间2023年1月8日零点(含)以后的赴华旅客,须在登机前48小时内进行核酸检测,将检测结果填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健康申明卡》,无需再向驻加拿大使领馆申请绿色健康码。如检测结果呈阳性,应在转阴后再赴华。 申报渠道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海关旅客指尖服务”、网页版https://htdecl.chinaport.gov.cn/htdeclweb/home/pages/index/index.html、“掌上海关”APP等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健康申明卡》。 此外,中国香港也宣布,进一步优化防疫措施,取消抵港核酸检测等、并计划于1月15日前落实“通关”。 具体包括: (1)取消检疫令,并不再甄别确诊者的密切接触者; (2)取消“疫苗通行证”措施,改为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包括推进一老一幼疫苗接种等; (3)取消所有入境强制核酸检测; (4)取消所有社交距离措施,包括“限聚令”及处所入场人数限制等,“口罩令”则将继续维持。 换句话说,抵港旅客将不再需要进行核酸检测,不再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强制集中隔离。 借用南周2023新年献词,未来终将到来,春天终将回馈每一个在冬天里的抱薪者、坚守者、发光者,在这个特别的岁末年初,让我们告别昨天。 以今天和明天之名,祝你新年快乐!

2383死! BC新冠死亡人数创疫情新高;加拿大官宣不限制中国旅客入境

2022年即将过去,新冠威胁似乎在BC省民众的心目中日渐被流感、RSV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肆虐而淡化。然而,最新的统计数据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虽说Omicron比起最初的新冠毒株要轻的多,但一年下来BC省的死亡人数达到了2383人,为疫情开始以来最高的一年。 新冠疫情开始的2020年,BC省有901人死亡,在致死率较高的Delta毒株横行的2021年,BC的死亡人数是1522人,今年截止到12月17日,已经有2383人死亡。 BC省的疫苗接种率已经非常高,但是仍然没有显著阻挡病毒感染。据网站“加拿大新冠追踪”Covid19Tracker Canada统计,截至本周三,BC省共计施打疫苗1404万6044剂,有高达95.6%的人接种过一剂疫苗,85%的人接种过两剂,全省有56.883%的人接种过3剂疫苗。 全加拿大已经有83%的人接种过2剂或以上疫苗。 根据BC省卫生官亨利博士的研究,今年8月,BC省大多数民众通过疫苗或者染疫,体内就已经存在新冠抗体了。 即便是这样,全加拿大每周仍有数百人死于新冠。 BC新冠死亡数在2023年大幅升高,一是由于Omicron大流行。虽然新变种较之前的毒株死亡率大幅降低,对感染者的风险较小,但由于传播迅速,导致感染基数大增,从而冲高了死亡人数。 二是由于BC省在2022年4月修改了新冠死亡人数统计的标准,感染新冠一个月内的死亡病例都被统计为新冠死亡。 去年年底Omicron开始在加拿大流行,由于圣诞和新年假期人员大流动,从而导致大规模感染,BC省的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也在1月底2月初达到年度峰值。后来在一年中时有波动,现在保持稳定。 红色为每7天平均死亡人数,黄色为当天死亡人数 现在又到了圣诞新年季,不过还没有出现新冠再次大规模传播的现象。 BC省新冠死亡病例大多数集中在70岁以上的老人。 从今年四月开始,BC省就不再每天公布疫情数字,而改为每周公布一次。有专家认为此举让使BC省民众改变防御新冠的行为和对新冠威胁的认知。我们可能低估了Omicron带来的风险。 住院人数 经过3年的疫情,各种疲劳接踵而至,新冠疲劳、隔离疲劳、疫苗疲劳甚至是口罩疲劳。然而,大家必须有清醒认识的是,新冠远未结束。 长新冠以及新冠对心血管、脑部和肺部的影响是现实存在的,专家认为民众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BC今年的死亡数字再次提醒我们,仍要保持基本的防疫措施。 温哥华传染病中心(Vancouver Infectious Diseases Centre)医学主任Brian Conway博士也指出,最大的担忧是大家不再把新冠当回事儿,这将是一个最大的错误! 他表示,大家并不能想当然的认为病毒将变异的越来越弱,而应该继续戴口罩和接种疫苗。 很多加拿大专家都认为,新冠将在可预见的未来与人类共存,除非出现能够彻底消灭病毒的疫苗或者有效的治疗手段。 现今的新冠疫苗,包括辉瑞、莫德纳等都不可能完全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实际上,大多数其他病毒的疫苗也是这样。 接种疫苗后,很多人仍会感染、携带并传播病毒。只有像麻疹疫苗等少数疫苗可以让身体对某种病毒完全免疫。 接种新冠疫苗的好处在于疫苗可以对病毒感染起到防护作用,缩减病程,减轻传播给其他人的几率以及减轻罹患长新冠的风险。 还有一个关于新冠的最新消息,今天加拿大公共卫生局(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表示暂时将不会限制从中国乘飞机进入加拿大的旅客。不会像美国等6个国家一样对中国入境旅客强制进行新冠阳性检测。 周三,美国宣布将从1月5日起对中国直飞美国的旅客进行新冠检测,不论他们是哪国国籍。 加拿大今天表示暂时不会采取检测措施,而是继续观望(watch and wait)。 多伦多大学健康网络(Toronto’s 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的传染病专家Isaac Bogoch博士表示,疫情航班限制措施的实际效果不大,很难抑制新冠传入。 之前,加拿大曾对从英国飞来的航班施加限制,还完全禁止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航班进入加拿大,时间长达5个月之久,但是未能阻挡住阳性病人进入加拿大。 很多输入加拿大的阳性病例,是通过转机或者乘坐从不需要检测的法兰克福、巴黎或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起飞的飞机进入加拿大。

刚刚! 加拿大敞开大门欢迎中国游客 不跟美日! 驻加大使馆提醒海关APP

自中国宣布将取消入境隔离等政策之后,昨天,美国CDC宣布,将从1月5日起,要求所有从中国入境的2岁及以上旅客出示48小时内新冠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包括中转旅客! 一石激起千层浪。自此,已有美、日、韩、印、意等宣布了类似要求。 但,加拿大没有效仿。 加拿大公共卫生局表示,正在“密切监视”中国的新冠情况,但没有迹象表明加拿大将计划跟从美国,要求中国旅客提供核酸检测证明。 卫生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任何政策变更都将在旅行健康通知中发布。 不只如此,在中国宣布将取消对国际入境者的检疫要求,恢复出境旅行之后,许多国家敞开大门对中国游客表示欢迎,这其中就包括加拿大。 加拿大旅游局官微发布: “嗨,这句‘好久不见’,终于能当面对你说出。” 今年魁北克的雪已经下了好多场,老城的屋顶,明亮的灯光和绚烂的烟火,这里一如既往的美好。 这座老城已经等待你3年,如若你来,它必将为你点亮一盏灯。 魁北克的雪、湖畔的木屋、温哥华的煤气钟…… 这就像一场冬季告白:我在这里等你来。 如果太赶,也没关系:春日不迟,相逢有时 2023,加拿大与你不见不散。 除了加拿大,其他对中国游客表示欢迎国家还包括:法国、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挪威、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瑞士等。 尤其是泰国,不惜祭出“狠招”——《曼谷邮报》12月29日报道,为迎接中国旅客做准备,泰国旅游与体育部有意提供新冠疫苗加强针,让入境旅客和旅游业者能免费接种。 另一边,昨天刚刚宣布对中国旅客进行新冠检测的意大利,今天表示,在近期来自中国旅客的新冠病毒样本中并未发现新的值得担忧的变种。 总理梅洛尼今天称,该国已对阳性样本中的一半完成了测序,发现全部都是Omicron系列毒株。 德国卫生部也表示,与德国已经流行的情况相比,“没有迹象表明在中国的这次疫情中出现了更危险的变种”,但他们正在监测情况。 加拿大传染病专家 Isaac Bogoch并表示,飞行限制并不是阻止新冠的有效策略,我们在整个大流行期间都知道这点。 “针对中国的类似针对性政策不会对可能进入加拿大而出现的任何变种的传播 产生任何影响。” 多伦多大学生物伦理学和全球健康教授 Kerry Bowman也认为,(不跟美国的)加拿大正在采取正确的行动。 “在中国肆虐的Omicron变种,与这里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以此看来,“开放”成了大势所趋。加拿大华人可以回国探亲度假,华人也可以来加团聚了。 12月27日,中驻加大使馆发布了《关于优化调整自加拿大赴华有关行前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自加拿大所乘航班计划抵达时间在北京时间2023年1月8日零点(含)以后的赴华旅客,须在登机前48小时内进行核酸检测,将检测结果填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健康申明卡》,无需再向驻加拿大使领馆申请绿色健康码。如检测结果呈阳性,应在转阴后再赴华。 申报渠道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海关旅客指尖服务”、网页版https://htdecl.chinaport.gov.cn/htdeclweb/home/pages/index/index.html、“掌上海关”APP等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健康申明卡》。 此外,中国香港也宣布,进一步优化防疫措施,取消抵港核酸检测等、并计划于1月15日前落实“通关”。 具体包括: (1)取消检疫令,并不再甄别确诊者的密切接触者; (2)取消“疫苗通行证”措施,改为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包括推进一老一幼疫苗接种等; (3)取消所有入境强制核酸检测; (4)取消所有社交距离措施,包括“限聚令”及处所入场人数限制等,“口罩令”则将继续维持。 换句话说,抵港旅客将不再需要进行核酸检测,不再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强制集中隔离。 借用南周2023新年献词,未来终将到来,春天终将回馈每一个在冬天里的抱薪者、坚守者、发光者,在这个特别的岁末年初,让我们告别昨天。 以今天和明天之名,祝你新年快乐!

惊! CDC研究: 长新冠可"杀人" 已有数千美国人死亡! Omicron加速变异 帐篷医院再现!

新冠3年,朋友圈里很多人都杨过了。对待病毒,不恐慌不大意,有一说一: 秋冬时节,新冠果然又在北美卷土重来,美国纽约市感染率创数月最高,一些地区的帐篷医院已开始忙碌;加拿大,魁省新冠住院达2000人,创10月来最高。首席卫生官谭咏诗警告,新冠病毒还会在新年来袭! 与发热咳嗽头痛相比,感染新冠中最麻烦的,可能还是长新冠。 今天,CNN 报道,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数据,长新冠已至少造成3544人死亡。 这是CDC首次对长新冠死亡人数的统计。 长新冠,也称新冠后遗症,指的是一些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经历的一系列长期症状。 根据CDC针对截至今年10月7日的新冠死亡案例的研究,共有3544人死于长新冠,人数在今年2月达到顶峰。 不过,专家认为,这一数据可能被严重低估。 数据还显示,长新冠死亡病例绝大多数为老年人,其中约四分之三是65岁及以上的人。 华盛顿大学临床流行病学家、弗吉尼亚州圣路易斯医疗保健系统研发主管 Ziyad Al-Aly 说:“这是长新冠可能致命的又一证据。” “我们不要轻视它,也不要说大家都知道了。” CDC称,新冠感染本身已在美国造成超过100万人死亡。 包括疲劳、脑雾、心脏和呼吸问题在内的长新冠症状,因暂时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法,在美国已影响了多达2300万人,严重程度各不相同。 Patient-Led Research Collaborative 的联合创始人Hannah Davis认为,与长新冠相关的死亡人数可能还会增加。 “只要感染继续存在,长期感染和长期感染死亡的风险就会增加。” 由此看来,我们最好还是尽量避免感染,症状总是因人而异,不要拿健康当赌注。 值得留意的是,在新冠所有的变种中,Omicron虽然是目前最后一款变种,但其突变株已高达300种。 专家提醒,Omicron在加速变异,这种进化现象是前所未见的。 通常,人们在感染之后会建立起免疫,不过,随着更强更能逃避免疫的新毒株流行,再次感染的安全窗口可能会缩短,多次感染的可能性加大。 专家也指出,我们可能无法预测病毒最终的进化结局,但可以根据目前的数据,提前制备疫苗和抗体药物去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疫情。 是的,疫情3年,科学家一直在努力,也正是如此,我们有了疫苗,新冠变得不那么致命。 英联邦基金在12月13日公布报告,美国在过去2年打出了6.55亿剂新冠疫苗,防止了300多万人死亡。 如果当初政府没有大规模推广疫苗接种行动的话,全国的染疫人数将会比现在多出1.5倍,而住院人数也将增加3.8倍、死亡人数上升4.1倍。 就在今天,加拿大科学家再次公布了一个令人兴奋的研究:他们发现了一种能在早期阻止新冠病毒感染的化合物。 据UBC大学生命科学系的研究者们称,这将包括 SARS-Cov-2 和普通感冒的所有变体。 UBC 医学院传染病学教授 Yossef Av-Gay 博士,也正在该报告的主要作者表示,“除了COVID-19 之外,还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冠状病毒可以导致严重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疾病,而且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冠状病毒,” “我们正在努力开发可以广泛有效对抗所有类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方法,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应对当前的挑战,还可以应对未来的大流行威胁。确定这种化合物及其阻止病毒的途径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研究人员将该化合物的有效性归功于其独特的工作方式,因为它不直接针对病毒,而是“针对冠状病毒用来复制的人类细胞过程。” 由于病毒不能自行繁殖或重新接种,它们依赖宿主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途径来复制自身。研究人员称,就冠状病毒而言,病毒使用一种名为 GSK3 beta 的人类酶,这种酶存在于所有人类细胞中。 而科学家发现的这种化合物,能阻断这种酶,从而阻止病毒复制和成熟其蛋白质。 目前,UBC正和一家制药公司合作,在细胞和组织模型中测试该化合物的有效性。 研究人员说,“对冠状病毒有很高的杀伤力,对人体细胞的毒性很低”。 大疫3年,我们真的已经受够病毒的折磨,不只是新冠,还有RSV、流感等多种病毒一波又一波对人类发起了进攻。 真心期待科学家们的研究能获得成功,我们能摆脱冠状病毒的梦魇,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感染潮爆发! 医院启动紧急分诊! 卫生厅长出面! 这里重启口罩令!

“三疫大流行”正式开始爆发,本周二,BC省儿童医院宣布启动紧急分诊,开设“卫星诊所”,减轻急诊科室的压力!孩子生病要等11个小时,家长实在是坐不住,纷纷怒了! 最近一段时间,儿童医院急诊室挤满了生病的孩子,与此同时,流感和新冠的病例也在增加,医疗系统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本周二,省儿童医院开设临时诊所,只要医护有足够的人手,就会从上午10点一直开到晚上10点。每周五,这个诊所会直接搬进校园。 临床手术主任克里斯蒂表示,“我们没有改变患者的分类方式,他们仍然可以到急诊室就医。” 然而,最近急诊室的等待时间已经超过11个小时,重症病房床位严重不足,部分手术已经被取消或是推迟。 省卫生厅长狄德安表示,“现在全省急诊室都面临大量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我们每天都在进行调整”。 他透露,截至11月5日的2周内,全省不论大人还是小孩的手术安排比任何时候都要多。 省急救中心预计,未来这几个月,全省还会出现新一波呼吸道疾病感染潮,已经提前设立了急救中心。 不仅仅是本省,加拿大全国各地都进入了新冠、流感和RSV三种病毒同时大流行的时期,RSV病例出现暴涨,影响已经扩大到成人了! 众所周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症状类似普通流感,是一种季节性的病毒,一般在秋冬期爆发,其易感人群为5岁以下的儿童。 这种病毒对儿童造成严重威胁,会导致支气管炎或肺炎,感染性强大。全球统计,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中,RSV占2%。 对于成人而言,感染RSV的症状轻很多,像较轻微或中度的感冒。然而,RSV对65岁以上的老人来说,也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症状,且风险正在不断增大。 各种呼吸道病毒传播,安大略省接连有几个地方先后宣布——重启强制口罩令! 日前,安省Burlington的市长宣布——所有员工在市政设施内,都必须重新戴上口罩,维持6个星期! 市长表示,重启口罩措施是因为呼吸道疾病不仅在社区内快速传播,且员工之间也传染度极高。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同时保证市府不会有太多工作人员生病缺勤,故此决定。 与此同时,就在今天,卡尔顿大学更新了官网新冠政策,向全体学生发送邮件,要求且强烈建议——所有教职员和学生带上口罩! 在今天的声明中,校方语气强烈:“根据渥太华卫生部的建议和指导,卡尔顿强烈建议佩戴合适的口罩,尤其是在无法保持身体距离的室内公共场所!” 不仅如此,校园将为教职工提供免费口罩,且正在和省政府合作,在校园诊所提供新冠疫苗接种,并鼓励所有学生接种加强剂,另外不定期提供流感疫苗接种。 “虽然目前参加校园活动不需要提供疫苗接种证明,但如果公共卫生情况持续恶化,校方将很可能重启疫苗护照政策!” 渥太华大学也在本月初更新了疫情政策,对口罩令态度也明显更加强烈。 校方强烈建议所有人都戴口罩,帮助减少各种病毒传播,尤其是在教室、实验室、电梯和会议区等高密度空间,还会在教学楼门口处分发口罩。 各种病毒到处传播,不论大人小孩,希望大家该注意的注意,健康第一!
[tds_leads input_placeholder=”Email address” btn_horiz_align=”content-horiz-center” pp_checkbox=”yes” pp_msg=”SSd2ZSUyMHJlYWQlMjBhbmQlMjBhY2NlcHQlMjB0aGUlMjAlM0NhJTIwaHJlZiUzRCUyMiUyMyUyMiUzRVByaXZhY3klMjBQb2xpY3klM0MlMkZhJTNFLg==” msg_composer=”success” display=”column” gap=”10″ input_padd=”eyJhbGwiOiIxNXB4IDEwcHgiLCJsYW5kc2NhcGUiOiIxMnB4IDhweCIsInBvcnRyYWl0IjoiMTBweCA2cHgifQ==” input_border=”1″ btn_text=”I want in” btn_tdicon=”tdc-font-tdmp tdc-font-tdmp-arrow-right” btn_icon_size=”eyJhbGwiOiIxOSIsImxhbmRzY2FwZSI6IjE3IiwicG9ydHJhaXQiOiIxNSJ9″ btn_icon_space=”eyJhbGwiOiI1IiwicG9ydHJhaXQiOiIzIn0=” btn_radius=”0″ input_radius=”0″ f_msg_font_family=”521″ f_msg_font_size=”eyJhbGwiOiIxMyIsInBvcnRyYWl0IjoiMTIifQ==” f_msg_font_weight=”400″ f_msg_font_line_height=”1.4″ f_input_font_family=”521″ f_input_font_size=”eyJhbGwiOiIxMyIsImxhbmRzY2FwZSI6IjEzIiwicG9ydHJhaXQiOiIxMiJ9″ f_input_font_line_height=”1.2″ f_btn_font_family=”521″ f_input_font_weight=”500″ f_btn_font_size=”eyJhbGwiOiIxMyIsImxhbmRzY2FwZSI6IjEyIiwicG9ydHJhaXQiOiIxMSJ9″ f_btn_font_line_height=”1.2″ f_btn_font_weight=”600″ f_pp_font_family=”521″ f_pp_font_size=”eyJhbGwiOiIxMiIsImxhbmRzY2FwZSI6IjEyIiwicG9ydHJhaXQiOiIxMSJ9″ f_pp_font_line_height=”1.2″ pp_check_color=”#000000″ pp_check_color_a=”#309b65″ pp_check_color_a_h=”#4cb577″ f_btn_font_transform=”uppercase” tdc_css=”eyJhbGwiOnsibWFyZ2luLWJvdHRvbSI6IjQwIiwiZGlzcGxheSI6IiJ9LCJsYW5kc2NhcGUiOnsibWFyZ2luLWJvdHRvbSI6IjMwIiwiZGlzcGxheSI6IiJ9LCJsYW5kc2NhcGVfbWF4X3dpZHRoIjoxMTQwLCJsYW5kc2NhcGVfbWluX3dpZHRoIjoxMDE5LCJwb3J0cmFpdCI6eyJtYXJnaW4tYm90dG9tIjoiMjUiLCJkaXNwbGF5IjoiIn0sInBvcnRyYWl0X21heF93aWR0aCI6MTAxOCwicG9ydHJhaXRfbWluX3dpZHRoIjo3Njh9″ msg_succ_radius=”0″ btn_bg=”#309b65″ btn_bg_h=”#4cb577″ title_space=”eyJwb3J0cmFpdCI6IjEyIiwibGFuZHNjYXBlIjoiMTQiLCJhbGwiOiIwIn0=” msg_space=”eyJsYW5kc2NhcGUiOiIwIDAgMTJweCJ9″ btn_padd=”eyJsYW5kc2NhcGUiOiIxMiIsInBvcnRyYWl0IjoiMTBweCJ9″ msg_padd=”eyJwb3J0cmFpdCI6IjZweCAxMHB4In0=” msg_err_radius=”0″ f_btn_font_spaci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