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ly Archives: 2022

spot_imgspot_img

紧急状态结束! 5号公路恢复通行 限速降低 司机们上路注意!

终于! 本周二,BC省交通厅长Rob Fleming宣布——本省紧急状态解除!高速公路基本通行限制取消!5号公路恢复交通! 因为一场创历史记录的洪灾,省府在去年再度宣布紧急状态,限油限路,集中救灾。如今数个月过去了,灾后重建开始,被冲毁的道路也逐渐恢复。 现在,连接低陆平原和内陆地区的最重要高速公里——5号公路终于恢复正常交通! 由于才刚刚修复完成,许多路段的限速都已被降低,每个方向的车道仅开了一条。从霍普小镇到梅里特通勤时间预计增加45分钟。   99号公路的修复也进展顺利,限制将在今天取消。 菲沙河谷地区的1号公路,部分路段已经降低限速,且开放了单车道。 8号高速公路在暴风雨中遭到严重破坏,切断了通往几个原住民小区的通道,工程还在进行中。 从梅里特到斯彭西斯布里奇(Spences Bridge)之间的道路,还有23个维修点仍在进行中,BC Hydro在慢慢恢复这些小区的电力供应。 初步估计,从南海岸到内陆的临时维修费用约为 1.7亿至2.2亿加元。其中5号公路就用了约5000 万至5500万。

惊爆! 温哥华中药店非法进口鱼翅 遭罚$75000! 华人最爱汤品!

没有买卖 就没有伤害! 鱼翅汤是一道美味奢华的中式菜品,一度受到部分华人的追捧。可美味的背后却是无数鲨鱼的血泪,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反对宰杀鲨鱼、使用鱼翅。特别是濒危品种的鲨鱼,无证抓捕、宰杀、买卖都是违法的。 近日,温哥华一家中药店就因为非法进口鱼翅被罚款$75000,查获的20,196条鱼翅也全部被没收。 1月17日,BC省级法院裁定恒兴中药店(Hang Hing Herbal Medicine)未经许可,非法进口受保护的鲨鱼鳍鱼翅,罚款$75,000。 这家中药店位于在温哥华E.Pender街。2017年9月,CBSA在列治文截获了该店进口的20,196只鱼翅。它们被装在22个袋子中,重量高达550公斤。 在进口申报时,这批鱼翅被写成“鱼骨”,但是野生动物保育执法人员检查该批货物,确认它们实际上是鱼翅,且经DNA测试确定,该批鱼翅来自两种鲨鱼:远洋白鳍鲨和丝鲨。 其中,远洋白鳍鲨在当时就是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的,这意味着任何公司都需要许可证才能进口它们。 据渔业和海洋部称,远洋白鳍鲨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它们通常可以成长到4米长,在自然的环境中,很少遇到人类。对它们的主要威胁就是商业渔业的抓捕,以及对其鱼鳍的需求。 而这批货中,远洋白鳍鲨鱼翅数量竟然高达12,984条,而恒兴中药店并没有许可证。因此,恒兴中药店被指控触犯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至于丝鲨,它现在也位列受保护名单,但它是在2017年10月,即货物被查获一个月后才被列入禁止名单的。 据了解,查获的鱼翅已经被官方没收,罚款将直接上交给联邦政府“环境损害基金”,用来支持保护自然环境的项目。 并且,恒兴中药店也被列入环境违法企业名单。 此外,2019年,加拿大对《渔业法》进行了修订,禁止进口任何鲨鱼物种的非附鳍。 其实鱼翅汤的营养价值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高。依科学机构营养分析显示,鱼翅的营养远远比不上海参,甚至都不比猪蹄。 另外,不仅捕鲨取鳍的方式太过残忍,鱼翅内往往会含有高浓度的水银,而它对人类的高级神经系统是有害的。 希望华人朋友能够理性消费,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破30万! BC阳性率惊人 病床紧缺 又2校关闭 大温超市限流! 托儿中心密接也不隔离!

过年大家谨慎聚! 本周二下午,BC省卫生厅宣布限制措施和限聚令至2月16日,也变相让华人最重视的传统春节泡汤,因为这个时间更好卡在了元宵节的后一天。 换句话说,从除夕到元宵节这段期间,各种限制措施持续生效,大家拜年、年夜饭的规模都得受限。不过这疫情持续了2年,不少华人都习惯了。相反,随着身边越来越多确诊者和密接者出现,大家反而更加谨慎,不敢随便聚。 根据上周五公布的预测模型,本省新冠住院人数高峰即将到来。接下来这一段时间,都会很难熬。 就在今天(1月19日),全省各处疫情持续升温,不仅感染人数正式跨过30万人大关、就连学校都撑不住了,接连“功能性关校”,托儿中心危机四伏,政府却视而不见,家长们忧心忡忡、大温超市宣布限流、就连说好的快筛盒分配都出现问题! 感染超30万人  医疗吃紧 本省最新数据显示,17至18日,BC新增35人因新冠送医,累计854人住院,ICU人数增至112人,新增2人死亡,3.7万宗活跃病例! 自疫情爆发以来,全省已经累计30万人感染新冠病毒,最新数字是301121人! 截至本周二,全省整体新冠呈阳率为21.6%!亨利警告,这个数字只要超过5%,就表明社区传播水平令人担忧,我们现在的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了“令人担忧”的水平。 现在的新冠ICU患者人数,对比一周前增加了约15.4%,与一个月前相比增加51.3%。省卫生厅长狄德安(Adrian Dix)表示,现在全省95%以上的病床都已经被占用了,另外22.3%的增援床位也被用了,医疗资源十分紧张。 目前,温哥华沿岸卫生局和菲沙卫生局都正在紧锣密鼓地重新布置医疗人资源。越来越多的病患,越来越少的医护,医院都快吃不消了,纷纷启动应急计划。 截至1月18日,温哥华沿岸卫生局辖区已经有154台非紧急手术被推迟,菲沙卫生局辖区则有128台手术。日前,和平拱门医院产科被迫关闭,就引起了不少准妈妈居民的不满。 更多学校关闭 托儿中心危险 就在今天,阿伯茨福德学区宣布——WJ Mouat Secondary和Yale Secondary将保持关闭,至1月24日! 据了解,这两所学校也是因为出现人手不足的问题,“功能性关校”,近3000名高中学生被迫回家上网课! 开学才2周,就有越来越多学校被迫关校,遍及各个学区;省教师联合会敦促省府和卫生厅,采取更多措施,保护校园和学生免受新冠的侵扰,而不是丢一句轻飘飘、无关痛痒的卫生令。 事实上,除了K至12年级的学校,BC校园防疫还存在一个很大的缺口——托儿中心。 上周,就有华人妈妈抱怨,说自己女儿中心有十几个人确诊。 目前,省疾控中心官网给出的信息是,已经完全接种的人,即便密接也无需自我隔离,未接种者则需要自我隔离10天。 然而,这一规定并不适用于日托幼儿,他们现在还没有疫苗可打。 在昨天的新闻会上,有人提问首席卫生官邦妮·亨利——密接自我隔离的规定是否适用于孩子们?他们可以照常返校吗?还是需要隔离10天?视症状而定吗? 对此,亨利的回答是,现在托儿中心即便是密接者,也不需要隔离!   但是,省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正在协商调整指导方针。未来几天,卫生厅将更新托儿中心的防疫指南。 除此之外,省府早些时候宣布更改校园疫情通报模式,不再逐例通报。对此,大温家长们开始自行其力,持续在脸书社群上分享自己的孩子学校的确诊信息,越来越多家长更加依赖这上面的通报。   超市限流 人力不足,现在已经成为BC省的日常了,学校、医院等等,都因为越来越多人感染新冠生病无法上班,而面临人手短缺的困境,但也有人是自愿限流的。 就在本周二晚上,BC省一家大型杂货超市Save On Foods正式宣布——将自愿限流,把店内的客容量限制在50%,帮助限制新冠病毒的传播! 在一份最新声明中,Save On Foods表示,“作为本省和社区的一部分,我们将自愿把客流量限制在50%,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目前,Save On Foods已经在每一家分店门前放出标牌,更新了入店人数上限,店内也严格实施控管,尤其是熟食区。 除了保持社交距离措施之外,Save On Foods还将实施—— 要求所有出现任何新冠症状的人不要进入; 增加所有区域的消毒频率; 增设消毒站和洗手液; 对所有员工、供应商实施症状筛检; 增设有机玻璃屏障和隔板; 实施每个社区的所有公共卫生措施; 虽然省厅在12月份确实要求所有零售商店重新制定安全计划,但是将零售店归为低风险环境,人流量是不受限的,除非自愿。 素里新增快筛站 为了减轻大温地区的检测压力,菲沙卫生局宣布——素里已经新增一个新冠病毒快筛站,民众可开车前往,免下车接受快筛,但是需要预约! 新增的快筛站位于13750 – 88 Avenue,已在昨天开始投放使用,每周7天都开放,营业时间上午10点半至下午5点半。 注意,这是快筛站,不是检测站,预约的人会拿到快速抗原新冠检测试剂盒,带回家自己测。如果需要测试,还是需要上网自我评估后,才前往进行测试。 即便如此,对于越来越多出现症状的人而言,有总比没有好。这个快筛站每天大约会收到750个试剂盒,估计没了就没了。 另外,本省原计划本周会收到更多快筛盒,但目前临时供应出现问题,卫生厅长一再强调,会优先给养老院等高风险场所使用,持续建议没有出现症状的人,就先不要接受检测。 这一两周,BC的新冠住院高峰即将到来,难关还在后面。 限制令下,送牛迎虎新春恐怕也会多多少少受到影响,年年难过年年过,希望所有华人都平安度过!

华人惊呆! 外媒发春节食谱 竟放纸钱当背景! 网友炸了: 这是文化滥用!

大过节的…… 2022年的虎年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作为中国人和海外华人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在西方世界,春节也会得到极高的重视,很多西人超市还会为春节特意销售中国食品。   但是,由于对中国文化细节上的不了解,就可能弄巧成拙。最近,就有一家英国媒体闹出了大乌龙!   英国媒体的小编在介绍中国菜肴时,配的图片居然放了中国人祭祀时候用的东西!   惹事的新闻 1月16日,英国三大报刊之一的《卫报》专门刊登了一篇介绍春节食谱的文章:由三位美食作家专门挑选了几款用来庆祝农历新年的菜品。   一开始介绍的几道菜,看上去都还行,配图都是大红色的桌板,碗筷旁边也放了红包和代表压岁钱的铜钱,虽然菜品都有点西式的风格,但是总体来说年味还是相当浓的。   比如“川酱琵琶豆腐”:   “鸡肉凉拌荞麦面”: “叉烧肉”:   前面的几张配图都还好,“鸡肉凉拌荞麦面”的图片例还有小金元宝,十分讨喜。但是下面这种配图,就真让人一言难尽了……   注意看,在放着“酸辣猪肉蟹肉饺子”的盘子下面放了个这:   这是黄表纸。   黄表纸都不用说了,都是天堂银行旗下的产品,是祭祖烧香时送给祖宗神仙之类的用的……   在菜品介绍了,作者还说饺子看起来像银元宝,象征了财源滚滚。   可是哪怕是放张英镑纸币都比放张黄纸强不是吗?   真是有点丧了。   伦敦华人记者Vivienne Chow在推特上看到这张图后大为震惊,立刻对《卫报》做出提醒,称背景的黄纸是烧给先人的“货币”,还有铜钱其实也是用来驱鬼镇宅的。 “看到这东西出现在卫报的农历新年菜谱上,我惊了!你绝对不能将金银纸和新年饭放在一块啊,这是你烧给去世的人的。在新年,你通常不会谈论死亡!   如果你们不懂的话,下次请先私聊我。”   “还有铜钱,看到那些铜钱,我第一想到的就是用铜钱做的大宝剑,是用来斩妖除魔用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么用,但是我要强调的是,这些铜钱不是给活人用的。”   Chow记者还贴心的放了一张英叔的工作照。 卫报的文章下面,也有不少网友指出错误: “太失望了,这些食谱的(图片)风格没有咨询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为什么饺子要画上纸钱呢?这是用来给死去的亲人当祭品,对新的一年来说并不是好兆头。” “拜托,饺子照片里的纸钱是给死人用的,不是很吉利” “饺子上的金纸是挺好看,但是那个是纸钱,是烧给先人用的” 我是中国人,这些都不是我们过节时候吃的,而且纸钱是给死人用的,这是文化滥用。” 这样的评论还有很多,都点明没人会在大过节的时候放这种东西膈应人…… 害,算了,别对老外要求那么高了,加拿大亚马逊还有卖中国古典水果篮/香槟冰桶的不是吗? ↓↓↓ 在发现情况不对头后,卫报已经将文中的照片换掉了,估计小编年夜饭的鸡腿是没了。

崩溃! 加拿大华人小哥曝光这公司 被坑$4000刀! 小编经历更惨!

大家都注意!  在加拿大,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一般都不是很容易找,大多数公司都想要有经验的熟手,很少有公司会招聘没什么经验的新人。   而在找工作的时候,虽然大多数公司都是诚实的,但是也有公司会作出拖欠员工工资,赖着不给钱的糟心事! 今年26岁,才刚从大学毕业的小李(Kevin Li)就惹上了被加拿大公司欠薪的麻烦。   据CBC报道,小李今年应聘得到了一份工作:帮多伦多一家销售消毒清洁用品的西人经销商开发网站。然而面试时谈好的工资,在小李工作八周后,公司却只支付了一半,欠小李3000到4000加元不给! 小李(Kevin Li)   结果小李连负房租的钱都没了。“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情况,而且没有任何警告,我连房租都付不起,”小李接受采访时说道。   据悉,这家公司的人员流动率很高,拿薪水很困难,发薪日经常被错过,就算真的发薪了,用EMT发的钱也不是全部薪水。   小李表示自己多次向公司施压,要求付款,但是都被公司找借口推迟。最后,可能是由于小李太过坚持,公司干脆把他开除了!   于是小李找上媒体,希望能获得一些帮助。同小李一起出面的,还有他的一位女同事。   23岁的海莉(Hayley O'Brien)称,自己被这家公司至少欠了1500加元。因为公司拒绝提供为她提供ROE,因此很难知道确切的,被拖欠的薪酬。   海莉(Hayley O'Brien) 据报道,拖欠两人工资的公司早有前科,其老板,现年63岁的加拿大商人罗伯·罗氏 (Rob Roche) 早有拖欠员工薪水的习惯。   BC省的一名前员工黛博拉(Deborah Faurot)于1995年被罗氏的公司拖欠6750加元的薪水,近30年过去了,到现在都没有收到过一分钱。   罗伯·罗氏 (Rob Roche)  不只是拖欠工资,在海莉去年12月第一次向CBC曝光罗氏的公司后,竟然还被罗氏提起诽谤诉讼,要求赔偿16.4万加元的赔偿!海莉找了律师,寻求撤诉……   小编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也经历过这种被拖欠工资的倒霉事。   小编是2016年毕业的,毕业之后一个月,就在多伦多的一家公司找到了工作。当时HR在面试的时候曾经表示,由于公司遇到了一些财务状况,所以每个月的工资要等到第二个月结束的时候才能发。   这肯定是违规操作的,但是小编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加之感觉找份工作不容易,于是留了下来。 这家公司如今已经人去楼空   结果悲剧了。   小编入职后,才从同事那里听说,公司早前就曾经出现过拖欠薪水的情况,不过最后还是补上了。小编刚进去的时候,这家公司其实已经有几个月没有发放薪水了,而且老板也找不到人。   而且,几年后小编才知道,在刚入职的同一个月,这家公司里的其他员工已经联合起来把老板告到了安省劳工厅,要求仲裁,拿回自己的钱。   CBC之后也曝光过,但是没有什么用 小编在工作期间曾考虑过离职,朋友也劝说应该及时止损。但是公司里的领导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各种阻挠,还威胁说如果现在离职就一分钱也拿不回来,并且还贬低每个月因为拿不到薪水而离职的员工都是弱者、穷人。   然后,小编从那年的5月份一直干到11月底,一共就发过两次工资,其中一次的支票居然还跳票了。   到最后小编实在忍不下去了,选择推出,然后公司再次坑了小编一把:本来应该是公司效益不行lay off员工,小编却被HR和领导做工作,选择主动辞职(当时真是啥也不懂,完全不知道还有EI这回事)。   这家公司最后一共欠小编7000多加元。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不幸中的万幸,两年后,考虑再三后,小编还是觉得这笔钱不能就这样算了,虽然之前也联系过律师,说只能走小额法庭,还被律师怂恿说什么“花钱买教训”。   于是小编去找那个老板讨工资去了,大概花了一个夏天的时间,几乎每天都会去这个老板的另一家公司要钱。   虽然钱拿了回来,但是这一通经历让人身心俱疲,心灵上受到的伤害远远大于这些工资的价值。 之前那些联合起来把老板告上劳工厅的同事,包括那位各种坑小编的领导,现在都仍在苦苦等待。 安省劳工厅官网   同样的事恐怕也在等着海莉和小李,在加拿大一旦被欠薪,不管使用什么手段,都可能会面临遥遥无期的讨薪路。相比将公司告到程序拖沓的政府劳工部门,真不如直接通过小额法庭发起诉讼。   但是一旦公司宣布破产且破产程序完全合规,破产人就会受到破产保护,债务被免于偿还,悲剧的只能是被拖欠工资的普通人。

疯了! 取消口罩令?! Omicron高峰才过就着急解封 谭医生警告: 群体免疫行不通! 加拿大要瘫了?

加拿大要瘫痪的节奏? 自从进入新年以来,Omicron的强感染力为疫情的后续发展造成了许多不确定性,世界各地的疫情措施开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而就在今早,一条最新疫情新闻震惊了全世界:因为疫情达到了拐点,英国开始放飞自我了……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于今天(1月19日)表示,因为英国政府科学家认为,高传染性的Omicron变种引发的感染激增“目前在全国达到了顶峰”,而随着英国大部分地区感染水平的下降,英国将不再强制在公共场所和学校戴口罩,在大型活动时也会放弃疫苗护照。 与英国类似,明明住院率居高不下,但加拿大一些省份因为新增感染人(ce)数(bu)下(chu)降(lai),就开始心急火燎地张罗解封的事儿了。 安省省长道格·福特(Doug Ford)表示,本周将宣布可能放松安大略省目前实施的COVID-19限制;而BC省健身房等室内健身设施从1月20日开始,可以重新营业,私教和集体健身课程也可以在1月20日后继续进行,但需有人数限制。 虽然没有像英国那样彻底躺平放弃治疗,但是到达了拐点之后真的就可以这样掉以轻心了吗? 对此联邦卫生官谭医生发出了警告:群体免疫可能在新冠面前行不通! 1月18日,谭医生告诉下议院委员会,因为新冠病毒在不断变异,群体免疫对新冠病毒可能不太管用。 她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免疫力的减弱,人们会再次被感染。” 并表示,需要在国际层面进行评估才能做出决定。 同时她还透露说:“一系列的研究表明,Omicron传染性的周期不短于其他的变种,因为直到患者出现症状或阳性确诊后的第10天,病毒传染和病毒载量都不减少。” 虽然目前检疫规则由加拿大各省和地区制定,但涉及国际旅行者的除外,所以加拿大公共卫生署仍然建议感染新冠的人在检测呈阳性或出现症状后至少隔离10天。 除此之外,谭医生还表示,Omicron感染力太强,各地纷纷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因此许多地方被迫缩短确诊员工的隔离期限。 但是如果缩短隔离期限,比如将10天缩短至5天,那么显而易见,就算疫情达到拐点,仍将很有可能再次引发大规模感染,造成恶性循环…… 她说:“这是各省必须做出的一个艰难决定。” 而事实上,Omicron已经造成了加拿大各地到处都缺人手的现象,一些地方甚至面临着不得不关停的风险。 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医疗机构,一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表示自己撑不住了。据CTV News 1月18日报道,BC省已经有众多医生、护士产生了想要跑路的念头,他们做好了随时交辞职信走人的准备。 这让BC省的卫生部坐不住了……同一天,BC省卫生部长迪克斯宣布:为了解决员工持续短缺的问题,他们准备缩短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取消手术和减少医院床位。 他表示,BC省每个当局都有责任提出自己的计划,帮助“稳定医疗体系”,他说:“我知道其中一些措施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担忧和挑战,但我们会尽快让服务恢复正常并全面运行。” 而因为新冠引起的死亡率上升,殡仪馆人手也出现极度短缺的现象!1月19日,安大略省甚至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措施:行业监管机构允许一些学生在该省的丧亲部门工作,在完成学业之前提供丧葬服务。 同样面临窘境的,还有全加拿大的超市和杂货店。据Global News报道,因为Omicron的肆虐,大量超市员工狂请病假,一些超市的员工缺勤率甚至接近30%,而且未来还可能继续飙升! 加拿大独立杂货商联会公共政策高级副总裁Gary Sands表示:“因为许多省份现在根本无法进行快速检测,员工们可能不得不在接触新冠病毒后,隔离一周或更长时间;而若继续让员工在家休息,大量的零售店和超市将无法继续营业下去……” 他警告说这样将严重威胁到一些偏远地方的粮食安全。 除此之外,供应链中断、卡车司机短缺、包装和加工延误,再加上气候问题导致的运输延误等等问题,很可能使得全加拿大超市大规模关闭。 尤其是BC省,目前杂货店的各种产品库存短缺近40%……未来会不会有一天,大温的民众面临“没菜可抢”的情况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医院减床位,殡仪馆缺人手,超市关闭,无论哪一个瘫了,影响到的都是加拿大的普通老百姓。真心希望疫情能快点结束,大家都能过上正常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