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ly Archives: 2022

spot_imgspot_img

噩梦成真! Omicron再变异 惊现3亚种 连PCR都测不出! 加拿大人绝望 谭咏诗发话了!

这是要失控的节奏 2022开年已经过去了半个月,许多人期盼着疫情转好的消息,然而在科学家发现Deltacron之后不久,又一盆冷水又浇了下来:传染力超强的新晋毒王Omicron变异了! 而且更可怕的是,其中一个Omicron亚种,PCR检测还检不出来……! 根据科学家的最新研究,Omicron从去年11月在南非被发现以来,短短不到3个月已衍生出3个亚型,分别为BA.1、BA.2及BA.3。 其中BA.1是目前检测出来病例中最主流的,但被称为可“隐形传染”的BA.2Omicron亚种与常见的BA.1最大不同,是缺少了某个能让科学家在测试期间快速找出来的特征——一种刺突蛋白基因S基因,这让人们无法以常规快速的检测手段辨识,只能通过全基因定序才能被检测出来。 而这意味着,能够逃过传统检测的BA.2亚种,可能比 BA.1 亚种更容易传播,且更难被发现! 据多国媒体报道,BA.2已经在印度、菲律宾等国迅速传播,而英国、德国、以色列和丹麦等国家病例数正在增长;近两日更有报道曝出,BA.2甚至入侵了防疫措施甚严的中国香港地区。 那要怎样检测才能更加准确?加拿大新斯科舍的科学家们首次发现,鼻拭子+咽拭子结合的方法似乎更加准确。 新斯科舍省卫生部门微生物学团队领导了一项研究,实验组使用三种方法:单独鼻拭子,单独咽拭子,以及两者结合;PCR检测作为对照组,来比较一种常见的快速检测的结果是否准确。 结果发现,与PCR检测结果相比,单独的鼻或喉拭子样本分别检测出64.5%的病例;然而,当结合鼻拭子和咽拭子之后,检测出的病例提高到了88.7%。 因此新省的公共卫生部门建议当地人在采集样本时,喉咙和鼻子都要采样。 除此之外,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谭医生今天表示,由Omicron变种主导的最新一波疫情可能已经达到拐点,与前一周相比,本周平均每日病例数下降了28%。 但住院和重症监护人数仍在上升。 谭医生表示:“在1月份的时间框架内,疫情可能会到达拐点,但住院和ICU住院人数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增加。我真的希望到下个月底,我们的情况会更好。” 住院患者中的Delta或其他变体病例非常少,但Omicron病例的大量出现导致了前所未有的每日入院人数,超过了过去一周的历史最高水平。 平均每天有1万多名新冠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超过1100名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同时,谭医生发出警告:“Omicron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我们不能轻视这个病毒。很多人,尤其是那些高风险人群,患上了非常严重的疾病,而且确实有很多人已经死亡,我们需要尽我们所能来防疫。” 谭医生还表示,庞大的病例数也导致了更多儿童重症病例的报告,但她也说绝大多数重症病例仍然发生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 由于检测政策的变化,有一定程度的低估,但截至1月19日,7天平均每天新增病例接近2.7万例。 谭医生今天再次重申了疫苗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公众接种加强针和为符合条件的儿童接种疫苗;同时,并不变更“完全接种”的定义。 因为预计将跟病毒有一场长期战斗,谭医生还谈到了关于第四针新冠疫苗的可能性的问题。她承认,还有许多未知因素,但目前的首要任务是防止出现严重后果。 她说:“就像流感疫苗,我几十年来每年都接种。有很好的例子表明,疫苗可以在我们的一生中反复接种。” 然而在这样的疫情之下,加拿大人对于抗疫似乎已经丧失了信心。 据一项由益普索全球公共事务(Ipsos Global Public Affairs)进行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67%的加拿大人开始担心,即使每个人都接种了疫苗,也难以阻挡Omicron的传播。 另一项由里德研究所(Angus Reid Institute)今天发布的民意调查显示,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57%的加拿大人觉得难以养活自己家人了…… 但是情况并不是完全绝望的,益普索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加拿大人是支持强制疫苗令的。 6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同意强制符合条件的加拿大人接种疫苗;其中男性(73%)比女性(64%)更支持这种观点;并且,越是年长的人,就越有可能支持强制疫苗令;还有77%的加拿大人表示,将毫不犹豫地接种加强针。 看来,加拿大的疫情说不定还可以抢救一下……?

加拿大人寿携限时优惠,与您共庆农历新年!

加拿大人寿 Canada Life™,祝您和家人在金虎年心想事成!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们特此推出 Canada Life My Term™ 定期人寿保险特别优惠,与您共庆新年,更为您和家人提供保障。 自即日起至2022年2月14日,凡年满55岁或以下的合资格客戶,购买全新独立成单的 Canada Life My Term 10 年定期保单可享15%折扣、其它年期的定期保单则可享10%折扣*。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您是初来乍到还是移居多年,一定都希望在金虎年为自己和家人提供更好的保障,实现财富积累,让您独一无二的加国人生尽情绽放。 “在您人生中的不同阶段,加拿大人寿为您和您的家人提供保险,给予保障;为您想要拥有的人生提供投资理财规划;更会与您一路相伴,为您人生的起步、发展、成就提供专业建议,” 加拿大人寿品牌与客户体验副总裁 Andrew Morris 先生说,“而帮助加拿大人实现财富积累并改善身心健康,一直是我们的服务宗旨。” 170年来,加拿大人寿已守护无数家庭,并为他们的财务未来未雨绸缪。欢迎和我们的中文顾问探讨您的2022年理财目标,他们将十分愿意帮您制定专属理财计划和解决方案。 欲了解我们的定期人寿保险限时优惠,或联系中文顾问,请访问canadalife.com/sc (简体中文)或canadalife.com/tc (繁体中文) 。 *定期产品转另一定期产品、附加的定期保险及置换保险除外。 关于The Canada Life Assurance...

狠人! 加拿大小哥为了女友一口蛋糕 暴风雪中干这事! 网友: 服了!

绝世好男人! 本周,多伦多遭到60cm的超级暴风雪恐怖袭击,整个世界都被大雪笼罩。   但身为一个加拿大人,多伦多的一位小哥,却用实际行动表明,与自己的亲亲女友相比,这点风雪根本不算什么:   他在没膝的暴风雪中独自跋涉了4个小时!超过12公里!就为了把自己亲手烤的蛋糕送给妹子品尝!   狠人近照 小哥叫伊恩·拜斯特(Ian Best——你看他的姓!),是多伦多塞内卡学院的学生,3天前在TikTok上发了一个视频。 视频里伴随着狂风是漫天飞雪,四周围白茫茫一片,路边是艰难行驶的汽车,人行道已经完全被大雪覆盖。   “我给我女友做了蛋糕,今天给他送过去……”接着是一连串的喘息声。这个时候小哥已经走在半道上了。   伊恩本来和女友艾米(Amy)计划周一一起吃蛋糕然后出去玩,但是老天爷不给力,这一天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个灾难。   本来有点打退堂鼓的伊恩查看天气后,发现当天并不太冷,所以决定可以先步行去Finch车站,然后坐地铁去St. Clair West,之后再倒公交车去女友家。 天确实不冷(对加拿大人来说), 多伦多一男人被目击到穿着裤衩衬衫铲雪 伊恩是早上7点30分离开宿舍,当时雪正下得大,当他走到塞内卡学院旁的公交车站时,发现至少有3辆公交车都被困在路中央。 乘客们只能下车推公交车   他又往前走了一段距离,发现至少有70辆汽车,和15辆其他公交车被困在雪地里,哪也去不了。   像救火车这种特种车辆都趴窝 “我还是先坐地铁吧,”伊恩安慰自己。   结果到了地铁站,更让伊恩崩溃的事发生了,大雪也影响了地铁线路,地铁只能开到Lawrence站。   “公交车可能没救了。” 恩并没有放弃,来都来了,他思考了几分钟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走到女友家去!   其实非常难,并不是所有的路都像在城市主干道的地方有人清理,有些偏僻的社区外围的道路,比如他的视频中的这段,根本没人管!   一路上,他多次想过放弃。大部分时候,积雪都在他的小腿以上,好几段路中,积雪都没过了他腰部,他只能慢慢往前蠕动。   当天的雪就有这么厚 而且一路上雪花像小石子一样拍打在眼镜上,弄得他连路都看不清。   然而一想到“到达时能看到女友的微笑,”伊恩就又有了动力,鼓起勇气,继续往前走。   在这种极端恶劣的天气里,他狂走了4个小时,上午11点30才走到女友家。他一开始还以为大概走了10公里,但是后来在谷歌地图上发现,他一共走了12.5公里!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伊恩的另一端TikTok视频中,是从女友开门迎接他的视角拍摄的。 从视频里能看到伊恩连帽子都没戴,一步一步跨过积雪,走向女友家门口,女友一连串的笑声传了出来,她嘴里说着:“你真是疯了”(You’re insane.)   有意思的是,视频中,伊恩摘掉眼镜的一瞬间,很像一代蜘蛛侠电影里的彼得·帕克。   “我花了一个小时和热巧克力来解冻,”伊恩说,自己穿的所有东西要么结冰,要么湿透了,衣服口袋里的雪多的够捏雪个大雪球。   在被问及是否后悔这段旅行时,伊恩毫不犹豫地说道:   “这是值得的,如果我每天都要这样走去看她,我都会走的!”  两段视频在TikTok上有近36万人观看,超过4万人点赞,所有网友都“慕了”,尤其是他说的那句话! “姐妹们,如果他想,他会的 ” “真的加拿大英雄”   “你是加拿大最后的希望” 当然啦,这种绝世好男人是别人的男友。   “我那口子连个短信息都不给我回。”

炸了! 光天化日捅人 亚裔女孩遭袭 温哥华暴力事件狂飙: 这个城市正在死去!

真的很没安全感! 加拿大是个移民大国,具有高度的文化多样性,而其中西部BC省的温哥华又因为其优越的地理条件、温和的气候、众多美食吸引了无数华人前来定居。 屡屡上榜成为世界最宜居的城市,高度的文化包容性,又拥有成熟的华人社群,无数在此定居的华人都为温哥华感到骄傲:移民来这真的值了,温哥华yyds! 然而经过这两年疫情及各种天灾人祸的洗礼,大家渐渐发现,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温哥华,似乎变得越来越乱了:种族仇恨横行,暴力袭击事件频繁发生,连市中心也不再安全…… 昨天,温哥华警方公布了一段2021年12月31日下午3点半左右,在市中心Hotel Georgia附近拍下的视频: 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一位背着蓝色背包的男子走在West Georgia街上,迎面走过一位22岁的亚裔女生,只见他突然调转方向,狠狠地将那位女生往后推!最后女生被他推得摔在地上! Vistin警官表示,这是一起无端发生的随机案件:“这个事件非常令人担忧,当时受害者正走在街上,只顾自己的事。” 目前还不清楚这次袭击是否出于种族动机,但Vistin警官说这种随机的陌生人袭击事件在温哥华发生得越来越频繁,导致许多人在公共场合独自一人时感到不安全。 而就在昨天,温哥华东区竟然一天发生了3起随机持刀捅人的事件,导致4人受伤被送往医院。 Vistin说:“这样的暴力事件让我们感到不安,我们担心它会升级。” 目前,调查仍处于初级阶段,还不清楚刺伤或其他暴力事件是否有关联。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前一阵在华人密集居住的Metrotown地区的Metropolis mall里,也发生了捅人事件,虽然近期查明是一位女性的前男友恶意伤人,但当时在华人社区也引起了不小的恐慌。 发生这么多乱事,也难怪新年伊始,推特上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温哥华正在死亡”的账户,从注册时间来看仅仅开了半个月,但现在已经有300多关注者了。 点进去了看了一下,是各种繁华区店家被砸的照片,触目惊心…… 一家自行车店主at了温哥华市长,一边哭诉一边带着点小嘲讽地抱怨道:“温哥华的经营者真的太难了,每一天都得小心生存。多亏您的领导力,宁康康我家店的窗户被砸,犯罪率在上升,大家都没安全感。” 另外一位Downtown地区的店主发出了类似的呐喊:“新的一天,又看到木板和玻璃窗被砸,感觉我们DT的商家被抛弃了,市长咋就一句话都不说?” 被砸的不仅仅是一些小店,甚至连加拿大人最爱的Tim Horton都难以幸免…… 遭殃的也不止温哥华市中心的店家,看看下面这张图,本拿比市一栋公寓楼大堂玻璃被砸的粉碎;好家伙,连自己好好在家呆着都没安全感了! 还有Chinatown的中山公园,前一阵遭人恶意涂鸦。受损害的程度貌似看起来是比较轻,但是不然;说这不带种族意味谁信?这就是对文化的不尊重,实在是太令人气愤了! 希望温哥华市政府能行动起来,遏制一下这样的袭击事件,让我们多些安全感……

悲剧! 加拿大1家4口活活冻死! 还有1婴儿! -40°C冰天雪地 警察含泪收尸!

太惨了! 一场暴风雪,将整个美东深深地埋在了雪地里。白雪皑皑的世界里,有人铲雪铲到怀疑人生,有人千里迢迢送饼干,还有人,怀抱着希望千里迢迢前进,却惨死在冰天雪地里。 就在本周四(1月20日),美加边境附近发现4具尸体,其中包括了一名婴儿!全部倒在雪地里,尸骨已寒,令人心痛! 根据曼尼托巴省皇家骑警的最新消息,这4具尸体是在19日下午,两国边界加拿大这一侧被发现的,4人倒下的位置都在边界线9至12米的范围以内。 尸体被发现的地方,今天早上温度低至零下41度! 今天下午,美国边境局通报——已经逮捕了一名47岁的男子史蒂夫·尚德,涉嫌人口走私,与此案有关联! 19日上午9点半之前,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向加拿大曼尼托纳省皇家骑警部门通报,有一群人正从曼省埃莫森(Emerson)小镇附近越境进入美国国界。 一名47岁的美国男子开着15人座的白色小货车,载着2名印度籍无证人员进入,引起了边境官员的注意。 在这辆货车里面,美国警方发现了塑料杯、瓶装水、瓶装果汁盒零食,随后警方将这3人全部带回了北达科塔州的巡逻站。 就在这时,他们有发现一行人正步行入境,于是拦下来查看,其中1人包里装着婴儿的衣服和用品。 令人不得不起疑心的是,这5人里面没有一个人抱着婴儿。背着包的人表示,这个行李是他替一个四口之家背的,他们分成了两路出发。 经警方盘查,这一行人透露有人告诉他们会将他们平安带入境,所以才听从安排朝着这个方向走,应该会有人在美国边境那边接应,5个人已经在雪地里走了超过11个小时,其中2人重伤送医! 难民从加拿大入境美国,这并不常见,美方立即通知了加拿大曼省的边管局,建议搜人。接到通知后,皇家骑警在边境线附近展开搜索。 当天下午1点半左右,警方在埃莫森以东约10公里处找到了这一家四口的下落——两名成年人(一男一女)、一名青少年和一名婴儿,统统冻死在边界线附近! 在今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皇家骑警发言人简·麦克拉奇表示,“接下来我要分享的这个小心,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个坏消息,这绝对是一场令人心碎的悲剧!” 为了确定没有更多的受害者,搜索行动还持续了一阵子,大雪纷飞,这么厚的积雪,他们也想早日找到潜在的被害者,最终确定这一家4口就是最后的尸体了。 要知道,这个地方室外风寒温度平均都在零下35度左右,周围没有什么建筑,基本上全是雪地,这一家四口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带着一名婴儿走在这无尽的雪地里的?又是如何地无助、饥寒交迫,最终倒在了国界线边上? 天气条件已经恶劣到警方都需要出动地形车,才能勉强找到被大雪覆盖的尸体,这一行人究竟是如何在这冰天雪地里长途跋涉的,就连5名步行入境的人,也有2人重伤。 现阶段,警方正在积极确定这一家四口的姓名和年龄,并进行尸检,确认死因。 初步判定,这是一宗跨国界人口贩卖案,尚德作为嫌疑人将出庭受审,罪名是走私无证外国人,目前已被拘留。 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抑或是被人走私,才跨越美加边界,都改变不了这悲剧的结局…

失控! 华裔男星自曝确诊! 大温华人全家中招 跪求快检盒 专家: 这症状让人丧失工作能力!

 "人人密接 却一盒难求” Omicron海啸之下,大温越来越多的华人纷纷中招,咳嗽、头晕,症状重的,“吞咽像刀割,浑身疼痛得像被人打过”,更“绝望”的是,别说核酸检测排不上,就连快检盒,竟也一盒难求…… 新冠离我们越来越近,就连加拿大华裔男星刘思慕也自曝,自己确诊了…… 刘思慕在出演漫威电影《尚气》后迅速走红。 过去一年,他与Mark Wahlberg在拍摄《亚瑟王》、登上《男士健康》杂志的封面,还在好莱坞参加《尚气》的首映。 就在今天(1月20日),刘思慕在Instagram上分享了一张他滑雪的照片,表示自己确诊了。 “我还说我怎么在滑完雪的第二天,会感到这么疲惫。结果发现我早已感染了Omicron。” 刘思慕还透露,好在自己症状很温和,感谢粉丝的关心。 还有粉丝开玩笑:“看来尚气也打不过Omicron!”(Omicron got Shang Chi too) 刘思慕的症状虽然温和,不过,Omicron对人的影响可以说“千人千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感染,“Omicron不过是一场大号感冒”的说法也开始动摇了。 大温素里一个华人妈妈就表示,自己刚刚确诊了,现在是“浑身酸痛,像被人暴揍,咽口水嗓子就像被刀割过……” 化名小米的华人妈妈告诉加西周末记者,现在她全家都中招了,她是最后一个。她怀疑是被在Daycare上学的孩子传染的。 (示意图,非新闻当事人) “13号的时候收到学校通知,说我儿子班上有一个孩子确诊了。我听了吓坏了,第二天就没有送孩子去。但实际上,那个确诊的孩子已经有好几天还来上学了,这个通知其实是滞后的。” “14号晚,儿子开始流鼻涕。我虽然紧张但也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可能是感冒,因为他经常流鼻涕。” “隔几天,我老公有了点小症状,他小时候有哮喘,所以开始以为是过敏反应,没想到后来呼吸越来越急促了,这下他怕了,昨天晚上赶紧就去了急诊。” “哮喘在加拿大是很被重视的,因为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医生很快就给他看诊,还顺带做了PCR核酸检测。” “然后我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就感到浑身酸痛,嗓子痛得不行,一开始以为是因为昨晚将暖气调到27度的原因,加上头晕,就继续睡觉了。没想到10点,我老公接到电话,医院通知他——阳性。” “我这下立即意识到,我很可能也中招了。” 小米在得到老公的阳性通知后,便希望自己也检测一下,没想到一打听,被告知现在各大检测点外全是排队长龙。 小米听说Beer Creek医疗中心可以免费领取快检盒自测,但需要网上预约,不能drop in,于是第一时间上网预约。 “比较坑爹的是,只是预约领取快检盒,就排到了几天后的23号。没想到领一个快检盒都要等这么久!” 小米是急性子,到处在朋友圈微信群里寻找快检盒,最后终于求得一盒,一测,果然确诊。 “太凶猛了,”她说,“而且真的不要去信什么Omicron是轻症之类,可能对别人是,但我真的难受死了。” 今天,BC通报新增2,150例,但小米和她儿子这2例,不会被记录在内。BC的检测能力早已不足,新增病例只是冰山一角,已经不再被视为追踪大流行的准确指标了。 而且,别说PCR核酸检测,据悉,大温各检测站的快检包发放标准也相互矛盾,有的以出现症状为必要前提——无症状的不发;还有站点却又表示,照症状看是确诊无疑了,不需要再测。 大温一个华人妈妈目前就遭遇了这“奇事”。 大温P女士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近日与丈夫带著不满5岁、发著高烧的儿子前往温哥华国际机场(YVR)附近的检测站取检测包。 “现场排了80至100辆车,我们苦等一小时才轮到,却被工作人员告知,依孩子的症状看,已属确诊,无需检测。她还说我们一家人都不用拿检测包了,回家待10天就好”。 P女士质疑对方为何凭目测就能判断感染,“我们一家人生活得很小心,儿子除了一周去两三次日托中心外,并无外出”。 P女士还提到,儿子持续两日断断续续发烧,最高到40度,“他吃药就退烧,一停药又烧起来,戴著口罩时可以明显听到沉重的呼吸声”。P女士与丈夫心急如焚,但拨打了一上午的811,却无论如何都打不通。而当他们赶到检测站想求一结果时,却又是白跑一趟。 而在其他检测点,情况又不同——网友有华人“传授经验”——“被问到自己症状时,说严重点,否则很可能不给。” 看来,一个Omicron已经让本地疫情和检测完全失控。就像卫生官弃疗般所说:“如果开始喉咙痛,就默认自己感染了吧。” 尽管如此,小编还是想这里提醒一下,Omicron是轻症的说法不靠谱,对别人来说只是蚊子咬的痛,对自己可能就是暴击,而最可怕的,是“后遗症”。 有专家发出警告,切勿轻视染疫后果,因为有可能出现的症状可能会导致工作能力的丧失。 专门记录新冠症状的英国应用程序ZOE COVID Symptom Study发现,新冠症状中除了常见的感冒症状外,每4个人之中,就有1人出现“脑雾”症状。 专家指出,脑雾症状包括失忆、思维混乱、注意力无法集中、头晕和遗忘等认知问题,甚至有已经康复的染疫者表示,脑雾影响到他们平时工作的状况以及日常生活。 纽约的一项最新研究指,脑雾症状平均会持续约7个月。对于那些工作时要用脑分析、要集中注意力或需要有一定记忆力的人来说,这样的“后遗症”简直是在扼杀职业生涯。 早前有报道,一名从业已经10多年的护士,染疫康复后却经常记不起病人需要使用的药物,那些曾经熟悉得如同刻在脑子里的药名,也变得陌生起来,半天想不起那是什么。 还有一名资深律师也表示,虽然是康复了,但面对复杂的案子和法律条文,她的脑子常常一片空白,记忆好像时不时就会丢失…… 新冠恐怖,不只在于它可能杀人,还在于各种长期的折磨。 可叹现在大温防疫乱如麻,几乎已是“人人密接”,却连个快检盒都一盒难求,真是太难了。 华人们还是多加注意吧,避免不必要的外出,认真防疫,好好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