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了她的一些苦恼——哥哥九岁,妹妹六岁, 反而是妹妹会动手打哥哥,而且哥哥基本上都不还手, 只是向她告状。她惩罚妹妹的时候,哥哥就会心里舒坦。 但妹妹依然会打哥哥,哥哥还是不还手,也不自我保护。“ 是不是他太喜欢妹妹,所以才这样?”我的朋友疑惑道。
我说:“你们家老大牛高马大的,比妹妹高一个头。 如果他要动手还击,妹妹肯定不是他的对手。 但如果他是因为心疼妹妹而不还手,他就不会告状, 更不会在告状之后看到妹妹受罚而高兴。”
在这个案例里,孩子起冲突的时候,父母介入了。哥哥被“欺负”, 所以得到父母及时的关注。妹妹欺负别人,也得到了负面的关注。
孩子就是喜欢得到关注。一个课堂上经常捣蛋的孩子, 其实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很多时候,孩子发现自己行为良好时, 父母并没有太多关注自己。反而当自己调皮捣蛋、 闹事闹情绪的时候,家长就会马上有反馈。 这种对于孩子负面行为而进行的关注,称为“负面关注( Negative attention)”,与之相反的则是“正面关注( positive attention)”。
哥哥每次和妹妹发生冲突,都会得到父母的关注, 所以他不但没有动力想办法去如何解决冲突, 反而享受这种冲突带给他的“好处”——父母的关注。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 父母给与他们的关注度等同于父母给与他们的爱的程度。
对于怎么处理这个事情,我给朋友的建议是: 尽可能地不要参与到孩子们的冲突中去。
孩子们用“肢体语言”去解决冲突是一个非常正常的行为。 学会用语言沟通去解决矛盾是需要非常成熟的社会技巧和成长过程的 。在很多小学,当发生两个学生打架的事情, 两个学生会被一起叫到校长室里, 然后各自把事情的原委按他们各自的角度去说清楚。 校长通常只是作为听众, 或作为引导他们各自换成对方角度思考的引导者, 并不会轻易下结论。因为越多参与, 可能等于变相鼓励他们继续这种行为。
无独有偶,另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说,她家的老大很不听话。 她叫他吃饭的时候不要吃出声音。 可是他经常在她在的时候故意吃饭吃得很大声, 还用经常用眼角瞄看她有没有留意到。她如果不在, 他反而没有这么故意大声地吃。
“怎么办?”这位苦恼的妈妈问。
“假装完全没有留意他!我们要在孩子有负面行为的时候很淡定, 要在孩子有正面行为的时候‘大惊小怪’。”我说。
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在孩子不守规矩或有负面行为的时候给予孩 子负面的关注,而在孩子有积极行为的时候觉得理所应当, 视而不见。
所以,当孩子在公众场合或家里撒泼取闹、无事生非、 装病等等负面行为的时候,家长最好的反应就是不要即时给予反应, 用冷处理的方式来看待孩子这些负面行为。在公众场合, 可以把孩子带到人少的地方让他冷静下来。在家里, 可以让他回到自己房间反省。等事情过去一两天后, 再找合适的机会去和孩子沟通, 让他认识到这种行为是不被父母认可和接受的。
此外,不断提醒自己更多地关注孩子正面的表现。比如告诉孩子, 你留意到她今天按时完成作业,起床, 自己收拾好自己的玩具或完成每日的日程等等。 用你的正面关注把孩子引导到积极正面的方向。